資訊動態
智能溫室大棚技術指標
更新時間:2019-03-19 關注:1707
詳細信息:
智能溫室大棚技術指標
溫室主體概述
文絡式鋼結構。東西:9.6 m×5跨=48 m,南北:4.0 m×5開間=20m;面積:960.0m2。采用9.6m跨度,單跨3個小屋脊,4米每開間,在溫室北側設置2.5m寬走廊通道。基礎標高為±0.000m,天溝高4.0m,脊高4.8m,含外遮蔭總高5.4m。以上為參考尺寸。
溫室設置有外遮陽系統;風機-濕簾降溫系統;內遮陽系統(包含東西側側部遮陽保溫系統);側部開窗系統(北側);頂部電通風系統;噴淋系統、移動苗床系統;采暖系統;電控系統、智能控制系統;防滴露系統;環流風機系統等。
溫室頂部采用8mm厚中空防結露PC板(固萊爾或拜耳品牌)覆蓋。四周采用雙層中空浮法玻璃(5+9A+5)覆蓋。室內通過隔斷將溫室分為4個工作區,具體見附件平面圖,隔斷采用5mm厚單層浮法玻璃覆蓋,接縫處使用防老化膠條,確保密封性良好。
性能指標
2.1、雪載:0.30KN/m2;
2.2、風載:0.50KN/m2;
2.3、自重:14kg/ m2;
2.4、吊掛載荷:15kg/ m2;
2.5、大排雨量:>140mm/h;
2.6、溫室電參數:220V、單相 / 380V、三相;
2.7、抗震等級:8級。
主體骨架
3.1、溫室主受力柱截面尺寸為100×50×3.0mm;
3.2、溫室室內受力柱截面尺寸為100×50×3.0mm;
3.3、桁架上下弦桿截面尺寸50×50×2.0mm,腹桿采用L30*3mm角鐵;
3.4、天溝為熱浸鍍鋅鋼板軋制而成2.0mm,大排雨量大于140mm/h;
3.5、溫室開間方向中部設置縱向拉撐;
以上所有鋼構件應按照《GB/T13912-1992金屬覆蓋層-鋼鐵制品熱鍍鋅層技術要求》進行熱浸鍍鋅處理,★鍍鋅層厚度不小于90um,工廠化生產,現場組裝。★骨架質保期為20年。
溫室基礎、地面及給排水系統 設計參照國家標準《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》(GBJ5007-2002),溫室周邊基礎采用370mm寬條形磚基,基礎埋深0.900m,頂面標高±0.000,頂部240mm厚鋼筋混凝土圈梁壓頂,其上預埋鋼板與上部鋼柱焊接。
溫室室內立柱采用500×500mm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,基礎埋深0.800m,基礎頂部預埋鋼板與上部鋼柱焊接。
溫室四周外側采用瓷磚進行裝飾,內側采用水泥抹面;在溫室四周設有C10混凝土散水,寬度600mm,厚度符合相關標準,散水外設置排水溝(加蓋)。
溫室內每個分區至少安裝一套水龍頭,滿足溫室正常用水需要。并安裝水表、電表。
室內地面采用水泥C20混凝土打底,頂部趕光,厚度符合相關標準。 室內設置排水系統,并與外部排水系統聯通。
溫室內遮陽系統
采用溫室專用內用鋁箔遮蔭保溫幕(斯文森品牌,遮陽率65%。系統驅動采用齒輪齒條驅動系統。溫室遮蔭系統啟閉采用自動/手動控制模式,沿溫室開間方向啟閉;每個操作分區均為單獨控制,共設置4套遮陽系統。通道內部不布置。溫室電控柜上裝 有手動/自動轉換開關,與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連接。
溫室外遮陽降溫系統
外遮陽端立柱與端橫梁均采用100×50×3.0mm方管,中間立柱與橫梁采用50×50×2.0mm方管,遮陽幕布采用溫室專用外用遮陽幕(黑網,斯文森品牌),遮陽率75%。系統驅動采用齒輪齒條驅動系統。溫室遮蔭系統啟閉采用自動/手動控制模式,沿溫室開間方向啟閉;采用統一控制,設置1套驅動系統。溫室電控柜上裝有手動/自動轉換開關,與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連接。
風機-濕簾降溫系統
濕簾(蒙特或三特品牌)采用鋁合金框架,濕簾高度為1.5米,共設置4套供水系統,即每個分區1套,均為單獨控制,并可與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連接。 采用國產9FJ系列1250型軸流節能風機,每跨設置兩臺,采用手動/自動啟閉,可與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連接。
濕簾安裝在溫室通道的南側,天溝下部,濕簾外采用防蟲網密封,風機安裝在溫室南側,在通道的北側,即溫室的北側部,對應濕簾設置電動窗系統,窗戶大小為1.5米高,48米長。電動窗啟動方式,采用手動/自動啟閉,與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連接。
溫室頂部開窗系統
采用分區獨立控制,窗戶大小為2.0m長×1.0m,寬每跨設置12個;共為該溫室設置5套驅動系統,均采用手動/自動啟閉,與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連接。
采暖系統
采用溫室專用的Φ76高頻焊接熱浸鍍鋅鋼制園翼型散熱器,每開間內散熱器數量原則上多于常規的生產型溫室。要求在冬季冷時,室內低溫度不低于15℃。
移動式苗床系統
苗床規格為1.7米寬,15米長,高度為0.8米,每跨布置5架,苗床基礎及室內地面需要滿足使用要求,苗床之間通道采用水泥地面,苗床下面鋪設鵝卵石。
環流風機系統
為每跨配備2臺循環風機(根據參數設計需要匹配型號),共布置10臺,采用手動/自動啟閉,與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連接。
噴淋系統
在各個操作區域內布置好上下水管道,噴淋、澆灌設施到位,并能夠局部控制。
電動控制系統
為每個操作間均配備一套照明裝置及5孔插座一套,并滿足足夠負荷。通道內設置2套照明裝置,同套內和分區內均采用單獨控制。分區內控制柜(共4套)除控制溫室內所有用電設備外,還要預留補光系統接口。通道內控制柜(共1套),控制外遮陽,北側墻開窗及室內照明等。電纜線布線采用線槽方式(采用PVC管、蛇皮管等材質引致用電器);溫室內導線均采用防潮型絕緣導線,導線規格必須滿足符合需要。
計算機智能控制系統
監測各個分區內溫、濕度,并根據需要對溫室開窗通風、遮陽、強制降溫等系統進行控制。于計算機控制室內設置電子顯示屏一套(計算機控制室設在50米距離內的辦公樓里),與計算機控制系統連接,在A區內設置視頻系統一套。 計算機控制系統主要設備均采用國產設備,具有以下功能:
實時數據測控及數據處理:完成溫室內、外環境參數的測量及對溫室內設備的控制運行,在主機上完成對系統的自動控制操作及數據處理。
本地數據處理及設備運行狀態顯示:數據采集控制器可完成每個溫室分區內測量數據的顯示、記錄、存儲和各項邏輯設置。并能夠通過通道內電子顯示屏實時顯示。
IP地址訪問:可通過任意一臺鏈接到Internet的計算機,依據授權對系統進行訪問和數據查詢。
系統主要組成設備:控制中心PC主機,網絡集線器,打印機,顯示器各一臺,該中心完成對系統的日常操作和管理、數據處理、網絡通訊調度等功能。
室外氣象站 功能:完成室外溫濕度、光照、風速、風向測量及測量結果顯示。
硬件配置
傳感器部分:
數字式溫濕度一體化傳感器1個;
數字式光照強度傳感器1個;
風速及風向傳感器1套。
上述傳感器戶外均屋頂安裝,傳感器線敷設至數據采集器。
數據采集器:配置1臺數據采集器,負責完成室外傳感器數據采集,及本地顯示。
溫室內各分區數據測量和采集控制
量程:溫度 0--60 ℃ 濕度 0-100%RH
室外量程:-40-60℃
精度:溫度 ±0.3℃
濕度 ±3%RH
配置:數字式溫濕度一體化傳感器,每個分區1套,共4套。
數據采集控制器:每個分區內1套,共4套。
A區內視頻監測系統:完成對固定操作區內的實時視頻圖像數據采集,并上傳至控制中心PC主機。
配置:視頻解碼器1臺;CCD攝像頭1臺;云臺1臺。
-
上一篇:智能溫室控制系統詳解
-
下一篇:溫室大棚種類和用途介紹